首页

优美之家3456

时间:2025-05-29 22:54:37 作者:两岸人士齐聚浙江宁波 促数智产业融合发展 浏览量:28472

  中新网宁波5月28日电 (张斌 刘子琳)2025浙江·台湾合作周宁波专场2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启动,吸引两岸企业家及青年人士等近300人齐聚一堂,推进甬台数智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升级。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张斌摄

  “我们广大台商要坚定在大陆持续发展的信心,做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要勇于创新,做新时代新发展的弄潮儿,抓住大陆发展新机遇、积极融入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来,谱写台商台企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当日公开表示。

  宁波是全国台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自1989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当地以来,36年间,宁波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近3000家,实际利用台资近100亿美元。

  来自台湾的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衷核来到宁波定居已有十余年,他受访时表示,在宁波良好的营商环境中,企业实现稳步发展,成长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018年开始,杨衷核积极参与两岸交流交往活动。“我是大陆发展的受益者,我也希望更多台湾同胞能够深入大陆,把握祖国发展机遇,实现人生的蝶变。”

  来自台湾的“00后”大学生阿诺表示,自己目前学习工业设计,是第一次来到浙江,感受到了浙江、宁波发展的成熟,此次活动期间,他还将了解宁波数智产业情况,未来如有机会,希望能够赴大陆就业创业。

  据悉,宁波市已聚焦文旅、展会、青年等主题,积极搭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6个平台。当日,宁波还开启第十五届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甬台两地相关工商团体和企业签订21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近27亿元人民币,为加快推进甬台融合发展、宁波数智经济注入新活力。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致辞时表示,希望甬台两地企业在科技创新、数实融合、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交流,携手打造产业共同体。作为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宁波将以最优的服务,提供最好的保障。

  同日,宁波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交流会举行。活动期间,宁波市海曙区、镇海区、北仑区、余姚市还将分别举办甬台产业对接活动,促进甬台精密机械、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新兴数智领域交流对接。

  自2016年以来,浙江·台湾合作周宁波专场已举办八届,开展各类专题活动74场次,历次活动累计签约台资项目82个、签约金额388亿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毅同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通电话

第一,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国情和经济改革发展实践,是对这一发展实践中经验积累和理性认识的升华。无论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都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而提出的,都是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而不断推向前进的,其中的理论创新都符合中国实际、富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国智慧。

乌镇峰会聚焦金融科技 数智时代如何推动“金融向善”?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福州是中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此次活动将为我们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增进友谊,拓宽视野。”倪恩泽期待青年之间的交流乐意为中美人文交流添上一抹亮丽色彩。

“2024海峡两岸青年活力嘉年华”在上海举行 春秋航空现场招聘台籍乘务员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2月底,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北京将有一场演出。春节假期一过,主演孟庆旸就满怀热情,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准备工作之中……首演两年多来,“青绿”团队已走过50多个城市,演出超过400场,孟庆旸参与的演出超过了300场。“百场如一,是东方演艺集团对演员的要求,更是‘青绿’团队每一名演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孟庆旸说。

国家医保局:推动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丽水11月16日电(周健 张铷铷)又是一年侨博之约。11月15日至11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贵宾相聚侨乡浙江丽水青田,共同参加第六届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暨青田进口葡萄酒交易会、第四届国际咖啡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六届侨博会”)。

天津蓟州: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 打造文旅“一号亮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集中整饬党风政风社风,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苦卓绝努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中国形成了4亿多人口的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